按照华夏和美国的剧本,在1942年5月左右将是发动反击的时候。.pbtxt华夏和美英俄军队将同时从欧洲和中东两个方向向同盟国所控制的核心区域。而考虑到两地的环境差异,华夏最终决定在4月中旬主动发动进攻,而美英的攻势将推迟到5月中旬,之间有一个月的间隔。
相对于陆军的攻势,空军的攻势很早就展开了,整整4个重型轰炸机联队的4架战略轰炸机早在2月底开始就对两河流域的交通枢纽、重要城市、油田、电站和工厂展开了攻击。而虽然同盟国空军在中东也部署有其中北路瞄准的目标是基尔库克油田,中路目标是巴格达,而南陆的目标则是巴士拉外围。
从空中看去,数千辆各种坦克和上万辆的轮式装甲车和步兵战车组成的装甲洪流在空军的掩护下所向披靡。而在他们身后还有3多万辆各种运输车辆为部队运送补给。这样大的阵势对付在同盟国在中东的全盛时期都够了,更别说用来对付奥匈和土耳其这种弱鸡,以及所剩不多的德军了。如果说土耳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土还有心奋战一番的话,那么现在德军恐怕就在为不能撤回欧洲而揪心了。几十万的部队被困在了两河流域下游的狭小空间内,如果华夏海军再出动的话,那么这支德军就彻底死定了。
随后,部队进攻的步伐让华夏都感觉到有一些震惊。不是对方抵抗太剧烈了,而是抵抗太弱了!部署在中东的德军主力最终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龟缩在巴士拉附近,而另外一部分则向后世的以色列和叙利亚沿岸地区撤离,这是明摆着放弃了两河流域,然后背靠地中海建立一条防波堤。至于位于巴士拉的部队,则做好了固守。然后从海上撤离的准备。
“这情况不对啊,德军在中东的表现过于弱势,他们本来可以表现的更好的。”就连徐杰都在考虑这其中背后有没有什么猫腻的时候。德国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华夏。他们在中东示弱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什么!
在1942年5月。当华夏在中东的攻势逐渐进入高峰,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拿下基尔库克。包围巴格达,兵临巴士拉城下的时候。德国突然对俄国发动了进攻!上百万德军越过了两国边境,在空军的支援下向着俄国纵深发动进攻!而这样一次进攻彻底打乱了美英俄三国的部署,怎么说呢?这个情况有点像当初巴巴罗萨计划,唯一的不同是美英俄三国多少有些防御。
受制于兵力有限的不利条件,这次德军的出击与其说是主动攻击倒不如说是一种防御性进攻。攻击部队投入有限不说。主攻方向也只有两个。北线主要向斯摩棱斯克进攻,进而威逼莫斯科大乱对方的部署,而南线则从乌克兰出发进攻沃罗涅日地区。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势,以及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量的豹式坦克,协约国三国都感到十分的不适应,而且作为攻势一方的三国并没有修筑一条完成的堑壕体系。在广袤的欧洲平原下,德国装甲部队快速的突破了一道道的仓促建立的防线,并向纵深挺进,进而分割包围对手。开战后的一周,美英俄三国损失了大量的部队。
不过很快,三国重新稳定了站线,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准备本来就十分仓促,缺乏后劲,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美英俄三国始终掌握制空权,虽然这个位面用飞机想彻底摧毁坦克很困难,但是如同蜂群一般的攻击机和轰炸机打掉后面的运输车辆还是很简单。无论是闪电战还是毛子的大纵深进攻,没有制空权是万万不可以的,至少也要保证双方空中力量相当。君不见毛子后期的十次战役,那一次俄国进攻的时候没有制空权?2战初期无论是闪击法兰西还是巴巴罗萨。那一次德国空军没有占据优势?
面对三国压倒性的空中打击力量。德国人的5架飞机实在是不够用啊,很快,德国空军被迫转入了守势。而陆上进攻力量被三国陆军层层设防的防线消耗殆尽。双方重新转入了相持阶段。不过德国人并不是很担心,这次攻击他们也没打算直接把对手怎么样。能打乱对手的部署,然后稳住东线形势就可以了。
“总体来说,这次行动的结果没有超出我们的预料。中东的局势已经彻底糜烂,而美英两国的陆军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规模有限。俄国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1战时的沙俄军队。在短时间内。我们能够稳住欧洲的形势。”克鲁格站在一个巨大的沙盘前,介绍了整个同盟国的形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混混中文网【hh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夏海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