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册封大典
何必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混中文网hh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清建国不过百年,同寿是第一任皇太孙,礼仪均需一一确定——好在之前有拟定册封太子水礽的仪式,倒也可略有参考一二。
因景熙帝急于册封同寿,竟直接将册封大典定在了半月之后。这几日,礼部一应官员几乎片刻未歇——册封仪式的各个环节,参与册封大典的人员,皇太孙朝服的样式,哪里需要避讳、哪里需要彰显皇太孙的威仪……全都需要拿出方案。此外,因同寿是女太孙,为了不招致新任皇太孙的反感,礼部官员在朝服、顶冠的样式上,希望尽量兼顾威仪、礼制和美观。如此一来,更是任务艰巨,大家只恨不能长出十双手来。
礼部忙碌,工部也不例外——礼部定下了章程,自然是要工部去筹备的。按照往常,应当是待方案确定以后,工部再一一布置;可如今时间紧迫,竟只能确定一样便布置一样。饶是如此,众人也觉时间十分紧迫,尽皆加班加点地赶制各种仪仗。
荣国府贾政是工部员外郎,又一向迂腐,这工、礼两部跑腿的事情自然不假手于他人;至于其他的杂碎小事,更是亲力亲为。
如此,竟比旁人还要格外忙碌一些。
荣国府。
这日,邢夫人与王夫人又来向贾母请安。
贾母看向王夫人,担忧道:
“政儿又大清早便出去了?这些日子怎么竟忙成这样?”
王夫人因宝一事,这两年一直吃斋念佛,说话语气愈加温和:
“儿媳也担忧着呢……昨儿晚上忍着睡意候着,竟是到二更天了才回来。”
贾母惊诧道:
“何事致于如此?”
王夫人叹道:
“还不是册封皇太孙的事……”王夫人放轻了声音,“……听说陛下身子愈发不豫。为求尽早定下来皇太孙的名分,竟把册封大典定在了区区半月之后。”
说完,王夫人叹了口气,恢复成正常的声量:
“母亲您是知道的——老爷那人,做事一贯求个周全。这么大的事情,这点子时间哪里够用?竟累的老爷只得白天与礼部官员进行沟通,晚上还要一一查验布置进度,真真是忙得分身乏术。”
贾母摇了摇头,
“同寿公主倒真真是好造化!自一出生便圣宠优渥,如今更一跃成了未来的帝王……倒是元春,这宫没进错!她在同寿公主册封之前便入宫相伴,这等情分,必定非比寻常。”
王夫人亦甚觉与有荣焉,笑道:
“可不是!之前还想着……如今看来,在同寿公主处,反倒比别处还要好上不少!”
其中未完之意,在座诸人都懂得:元春如此,虽没有成为皇子皇孙的枕边人,但同寿公主毕竟是明诏的皇太孙,却是比其他不知前路的皇子皇孙更为稳妥一些。
只是半晌,贾母却忍不住叹了口气:
“家族虽出现兴旺之兆,可骨肉天伦之情,竟愈发难叙!”
贾母忍不住用右手撑了撑额头:
“进了宫的元儿,也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宁府的蓉哥儿承了他太祖父的衣钵,竟是自行从了军,如今也有三四年未回了;宝哥儿一心求学,这么小便去了金陵的万鹭书院读书习文;便是在家的政儿和珠哥儿,也政务、学业繁忙,整日见不得身影……”
贾母正说着,便见自己的丫鬟鹦哥掀开了帘子进门,面色一派喜气洋洋。
贾母好奇道:
“有甚么喜事?说给我这个老太太听听?”
鹦哥行了个礼道:
“老太太大喜!宁府那边的蓉少爷,从北疆使人捎信回来了——奴婢听宁府那边的小厮提了一嘴,似是明年开春可能就回京述职了!”
贾母复又问道:
“还有何喜事?”
鹦哥抿嘴笑了:
“老太太慧眼如炬!奴婢听宁府小厮说,蓉少爷如今似是成了十四王爷旗下的副将,说不得回来要被封个将军呢!”
众人尽皆大喜。
鹦哥复又上前,递了封信道:
“蓉少爷给咱们府上也捎了信呢。”
贾母欢喜地立起身子,忙指着鸳鸯说道:
“快——快念给我听听!”
鸳鸯笑着应了一声,温声给她念了一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早春晴朗》《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大宣武圣》《石破天穿越令狐冲》《斗罗:七杀惊绝世》《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穿书后成了狼孩》《肝到厨神才算开始》《一个俗人的诸天影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