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谢晦如特意起了个大早,要青轴带他去东宫找李元暕玩,亲手捧着装着千千的匣子,宝贝的不得了。

青轴哭笑不得的同他解释:“太子今日要读书呢。”

李元暕虽然未曾备府,但去年就置了经帷,以儒臣侍读侍讲,同皇帝的经筵一样从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经筵日讲,非徒辩析经史,为观美也;谓当旁及时务,以匡不逮。*,即使是太子也要慎重对待。何况讲官由朝廷重臣或者儒林后进担任,都是怀材抱器,心高气傲之辈,若是妄然打扰,恐怕引起对方不悦。

“读苏,我也要读苏。”谢晦如抬头,模仿她的发音,虽然不明白“读苏”是什么,但是李元暕有的他也要。

青轴失笑:“等你长大一点,你现在还不会认字呢。”

寻常孩子一般要一岁多才能说出两三个字的句子,可是谢晦如已经能够磕磕绊绊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每句话的词都很短,但却十分清楚,夙慧非常。

可是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她宁愿这个孩子笨一点。

“认字,现在。”谢晦如扯着她的裙摆。

青轴叹气:“不行,你还太小,不能看书,眼睛会坏的。”她可不想让谢晦如成为第二个王公嘏,虽然按照他之前连话都不愿意说的性子,应当不至于到了休散都要常独留不起,最后精力不倦,致损右目的地目,但谢晦如现在就这样可爱,万一有什么损伤就不好了。

谢晦如不依不饶,可是青轴岿然不动,于是他只好低头玩自己的手指,时不时抬头看她,小声坚持:“认字,现在。”

青轴看见他一副要被欺负哭的样子,疑心他是不是昨天被李元暕欺负傻了,又或者他发现装可怜对大人们很有用?

她只好拿出升明帝当挡箭牌:“等陛下下朝回来,奴婢带公子去问陛下。”

识字是读书的前奏,也算是开蒙的一种?

小谢点头,然后迈着他刚刚学会走路的小短腿,试图往院子里溜。

青轴连忙拉住他,说来奇怪,谢晦如之前一直学不会爬,直到宫人开始扶着他的胳膊叫他学走路,他虽然走的不稳,但是却很急,然后才掌握了爬行的要领,但是走路的习惯却积重难返,经常嫌青轴她们看着他不许走快,总是不自觉的就把步子往大了迈,偏偏下盘又不稳,经常踉踉跄跄的,以至于每次他出去,至少都要有两个宫女跟着才放心。

谢晦如在她怀里挣扎:“等舅舅,要去等舅舅。”

青轴哄他:“在这里等着陛下下朝也是可以的,我叫人去同蔡公公打招呼,陛下一回来我就带公子去。”

谢晦如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态度。

青轴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把他抱起来,往乾明殿正殿走。

蔡德全守在门口,见了青轴,很是惊讶,手里浮尘一扬,跟在他身后的小宦官就上去拦住了她的去路:“青轴姑娘怎么来了?”

青轴充满歉意的笑笑:“公子闹着要来正殿等陛下下朝,好快些见陛下,我劝不住也拉不住,只好带他来了。”

蔡德全皮笑肉不笑:“小公子真是孝心可嘉。”一岁大的小孩,怎么会拉不住呢,虽然谢晦如身份尊贵,底下人投鼠忌器,可是青轴的胆量他是见识过的。

青轴只是笑。

蔡德全也头疼,他总不能把人赶走,叫谢晦如一个人呆在这里,至于连着谢晦如一起赶,别开玩笑了,他还是给奴才,皇帝对这位的态度一天一个样,他嫌脑袋太多了,才得罪他。

他拢了拢袖子:“黄仁,去找个带蒲团的板凳来,别叫小公子站累了。”至于青轴,陪他一起站岗吧,他还要头疼一会怎么回复皇帝呢。

也不知道她心里想的什么。

青轴想的是,她迟早要离开谢晦如身边的,她不是宫女,也没有身契,甚至在昭都还有自己的产业,可以说是来去自由,只是和政点了她和彤管照顾谢晦如,皇帝以彤管已经嫁作人妇,不好在宫里伺候只留了她一个,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等谢晦如长到七八岁,她也该离开了。

如果不顺利,她可能悄无声息的消失,病逝或者其他名义。

但不管怎样,谢晦如最终都要学会一个人在宫里生存。

还有十几天就到端午了,因为二月份的事情,偏殿里再也没有预演过第二场抓周礼,如果谢晦如,在谢家,又抓了印章,皇帝会是什么态度,昭都里的贵人又是什么态度?

他本应当是天下除了凤子龙孙以外最尊贵的人,母亲是公主,父亲是公侯,祖父是丞相,舅舅是皇帝,姑姑是皇后,表哥是太子,还有一个身为公主的未婚妻,可是这尊贵就好像无本之木,水上青蘋一样。

她不认为皇后真的喜欢谢晦如,尽管公子从昭仁宫回来之后一直很高兴,即使睡觉也要把那个匣子放在枕边,可是从去谢家的时候,谢晦如的二叔谢安仁至今没有露面来见过这个孩子,就可以知道他平白无故受了牵连,不一定有恨,但是一定不会有喜欢,若是他做的好,一直讨人喜欢,那或许谢皇后会按照她的职责对待谢晦如,但也仅此而已了,若是他有朝一日犯了错,那些情感又是否会翻涌而出,使得他遭受非难呢。

她还在宫里的时候,曾经远远的见过顾皇后一面,都说外甥像舅,侄女像姑,郡主的母亲是顾皇后的亲妹妹,始安一双眉毛和眼睛都像极了郡主,那么公子长大了又会像谁?

青轴没有见过废太子,也无从得知他的长像,但谢晦如除了一双眼睛随了郡主,其他都不像她,当然更不像谢领军。

郡主是锋利的,即使在她人生的最后两年,她也沉默如在鞘的剑,比起她的两个婉美的封号——和政和义宁,她更像是她封号的起因,兵者,凶器,可以平天下。

青轴还记得升明元年五月的那个下午,蝉叫声就好像有人拉锯,甚至盖过了屋里的闹腾,郡主很平静地看着被人推搡着拥进来的始安,对宫里的中使说让皇帝进来。

当时负责把始安押进来的就是面前这位蔡公公,他捏着嗓子给郡主赔罪,说陛下心情不佳,话才说到一把,就堪堪止住了,因为郡主从头上随手拔了一根钗子掷出去,直直的插进蔡德全面前的那根柱子里,入木三分,把蔡德全的脸都吓白了

“叫皇帝进来。”她重复了一遍。

蔡德全还在那里冒着冷汗,但郡主已经不再理会她,转头吩咐她和朱幙送始安回去。

皇帝最后脸色铁青进来的,身边的空气都肃杀的和秋风一样,他透过天子的冕琉对他名义上的义妹怒目而视,试图威胁她:“既然郡主也没有办法,那朕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只是可惜了郡主保全太子一双骨肉时费的心思。”

郡主只是坐在榻上:“我以为陛下才是最在意始安的死活的那个,毕竟陛下比我更清楚,高贵乡公当年为什么明知几乎九死无生,还要告庙登辇,为的不就是那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从此之后圣朝只有以孝治天下。陛下现在虽然不从高宗遗诏,但毕竟是元祈先起兵谋逆,算不上不孝,可是陛下却连始安这个女郎都容不下,想来不仅算不上孝顺,也算不上友爱吧。当初太子身死,储位未定,大家都以为,立长当以临川,立贤当以齐王,只是后来先帝亲手逼死了齐王叔父,力排众议立了陛下。如今陛下这番举动,不知道临川王兄怎么想,诸位叔父,宗王又怎么想?“

她慢悠悠的继续说着:“我听说北朝那边的皇帝即位,都要先问群臣一句话:‘我有父,亦有兄,当从谁?’,陛下博文强识,想来也有所耳闻。”

“至于太子一脉是否后继无人,就不劳陛下操心了。先帝当初封元祈做丹阳王的时候说得很明白了,并不因为元祈是先太子的儿子,而是因为他同顾皇后伉俪情深,只可惜死生聚散不常,虽然顾皇后已经配飨太庙,但他出于私心,还是希望能有有她血脉的后嗣为她建庙祭祀,所以先太子虽然依旧被废为庶人,元祈却依旧封王。”

她笑起来,寒芒照镜:“陛下,您不要忘了,即使是建康的仪庙里,也没有先太子的神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混混中文网【hhzww.com】第一时间更新《叹百年》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没有很爱老公但爱当娇妻

没有很爱老公但爱当娇妻

甜画舫
受是漂亮娇气的小omega,嫁入豪门后每天都在围着老公转,老公长老公短,哪怕他的老公XX一开始就对他冷若冰霜,婚后也没个笑脸,受依然甘之如饴,笑着给攻做羹汤。人人都知道受爱惨了攻,攻也心知肚明。所以在......
言情 连载 13万字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白月轻舟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言情 连载 8万字
龙藏

龙藏

烟雨江南
卫渊本无大志,但在时代洪流中不得不走上征战四方、开疆辟土之路,直至关山踏尽,未曾白头。不正经的简介一:仙人也怕工业化!这是一个发生在玄幻世界的工业革命的故事。
言情 连载 215万字
维持女配的尊严

维持女配的尊严

淅和
温双沐重生后得知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本校园甜宠文,书中随便拉出的一个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最火晋江风,以至女主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终极修罗场。譬如清冷校草学神男主苏起言,考前从不复习的他有天突然整理笔记,只为站到女主面前,将笔记递上。譬如骄恣嚣张男二周彧,做事我行我素,却在一日摘下黑色耳钉,换上规整白衬衫,向女主献上一束白色小雏菊。譬如温柔克制男三沈之庭。女主的中考状元成绩,他带的,女主的助学金和生活费,他
言情 全本 95万字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

拭微
简介:【绝世枭雄VS清冷美人】梁朝末年,山河飘摇、胡人铁蹄南下,自此开始长达百年的乱世,文化断层,史称“胡马之乱”。漠北王拓跋骁,汉胡杂血出身寒微。十六岁横空出世......
言情 连载 8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风曾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言情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