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混中文网hh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3章迁都

要是往常,王之心才不会和王德化说些有用的话,但是此时,他却是关注,当即问道:“御马监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此时,王德化已经到了他的面前,都不等喘口气的,马上回答道:“王承恩那厮带着万岁爷的旨意到了御马监挑选人手,这两天的禁卫人选,都要经过他同意才成!”

御马监算是直属宫里的兵事衙门,如果皇帝出征,那是要随驾出征的。皇帝外放监军的宦官,也多是出自御马监。

王承恩到京营监军,方正化到保定去当总监,他们其实都是隶属于御马监。按理来说,都是王德化管着的,有关御马监的事情,好歹要由他来办。

因此,当王承恩奉旨过去直接办事的时候,王德化就嗅到了不对的气味,圣旨不假,他就没法干预王承恩做事,就只好赶去求见皇帝,想要了解下情况。结果半路遇到了刚回宫的王之心,他自然就免不了要和王之心沟通下了。

此时,王之心听到他的话,也是有点吃惊。

御马监这边,原本也是非常受皇帝信任的。

之前御马监这边组建了勇卫营,大概一万多人,由周遇吉、黄德功以及孙应元三人各领一部剿贼,功劳极大。

皇帝高兴之余,又让御马监再组建一营,结果却再无原勇卫营的半点战绩,但是皇帝也没说什么。

王之心当然知道原因,之前的勇卫营,是真凑钱打造出来的。之后再组建,却是没钱了,自然不可能再有强军。

想着这个,他又想起了那一万零二十三两六钱银子,心疼之下便想着趁还在位置上,看是否从哪里补回这一大笔银子!

如果皇帝真的南迁,那在京畿之地置办的田产铺子怎么办?那么多的财物要南运,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也就是那些南方官员,还是刚到京师不久的才会同意,其他人谁会同意?

王德化在兵事上更有发言权,王之心听他这么一说,之前如果只是八分把握的话,此时已经完全确信了。

反正他是不赞成迁都的,也不稀罕那个南京城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职位,如果皇帝硬要迁都,那就分道扬镳好了。

没有谁是傻子,只是因为有各自的利益,所以似乎表现出看不破局面一般。

王德化搞清楚了事情原委,一下就不急了。

说完之后,王德化也不去找崇祯皇帝,自个走了。

要说支持,那肯定是不支持的。

或许是被他惊醒,王之心听到这话,抬头盯着他,忽然低声说道:“万岁爷该是要迁都了?”

迁都这个事情,朝堂上已经吵过好多回了,没有定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家父汉高祖

家父汉高祖

历史系之狼
一个伟大的帝国刚刚诞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刘长也曾想过要不要争一争那大位,由自己来率领这个崭新的帝国,可是他看了看自己的周围,刘邦,吕后,刘盈,刘恒...嗯,活着不好吗?于是乎,刘长戴上了穿越者之耻的帽子,开始了混吃等死的咸鱼生活。又名《我愚蠢的欧豆豆》,《这娃其实是项羽的吧?》,《跟你这样的虫豸怎么能治好大汉》等等。
历史 连载 686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承汉

承汉

会翻书的笔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历史 连载 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