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转载请注明来源:混混中文网hhzww.com

顺带一提,黄有洋也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

他在龙溪村筹建的“当代青年艺术沙龙”,也走入了正轨,而且借着周恒这阵子的顺风,成功办了一次艺术展。

因为宣传和运营做得很到位,这个艺术沙龙,也算是获得了初步的人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黄有洋当初投资在龙溪村,显然也是有他的经商考虑的,事实证明,的确还算成功。

这对于龙溪村来说,有益而无害,毕竟也带来了人气,也提升了龙溪村旅游的含金量。

再一个,黄有洋在这边有投资,他就会很在乎这边的生意,推荐资源也会不自觉的就向这边倾斜,那给龙溪村带来的,当然也是实打实的好处。

这也是周恒当初没有自己去投资这块的原因。

当时他手头确实是有点钱了,要办这个也办得起,但是怎么说呢?可以,但没必要。

一个人不能想着,自己把所有的钱都赚去。自己去干的话,那得花费不少的心力,还不一定比别人干得好。

像这样与黄有洋的合作,其实算是双赢,他少操了很多心,钱也没少赚多少,旅游景区的效益增加了,还交了个不错的朋友,这不是挺好的吗?

黄有洋对这个艺术沙龙,看得很长远,干得很认真,到处打广告,拉来了不少的小类型艺术家们。

比如一些会被人看作“不务正业”的年轻手艺人,他们的纸艺、铜丝艺、牙签雕塑、微雕艺术等等,都在这里入驻了,常常能让过来的游客们赞不绝口,认为不虚此行。

可以说,前期的戏台子搭起来了,后面的事情只要认真去运营、管理,还是能做好的。

而刘老师带着几个人,去年就入驻了一个摊位,教出来的徒弟们,也都在积极的编着新戏,反正勇于尝试嘛,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们驻足。

用刘老师自己的话来说,他已经有徒弟了,即使他现在退休,这个行业也能继续下去。

他当然是充满了自豪感的。

人生七十高龄的阶段,他着手推动着本地的皮影戏文化,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大事,算得上是不枉此生了。

至于皮影戏最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去延续下去,那应该是年轻人考虑的事情,毕竟世界最终是年轻人的,他很放心让他们去担起这些。

这段时间《诛妖》电影的成功,也极大程度的让人关注到了皮影戏本身上来了。

皮影戏并不只这里有,全国各地都有流派,电影虽然只做了这里的流派风格,但是也很能激起他们去关注自己流派的冲动。

被更多人关注后,总会发生一点什么化学反应。

其实,不管什么形式的化学反应,总归来说,都是在延续这种老旧文化的生命。

重启旧文化,这不是靠嘴说说而已的,最终能否获得成效,实际上需要的还是靠经济方面的推动。

皮影戏如此,别的东西也都一样。

一件东西如果能产生经济价值,那不用人说,都能推动。

像皮影戏、藤编制品、草编制品、手工造古船、油纸伞等等诸如此类的、即将消失掉的工艺,实际上以前都是以前的生活用品,是有其经济价值的,有人用这些东西来养家糊口,所以就有人愿意去做。

而现在,这些东西换不来钱了,也就会慢慢消失。

但如果能换个思路去考虑,从别的地方去产生经济价值,它依然是有生命力的。

比如将皮影戏元素制作成电影,它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票房,同时还能被无数人关注,这就会产生下一轮的推动。

比如龙溪村的藤编制品,黎丽在年前就已经入驻了,到现在为止,已经逐渐开始接到订单了。

藤编产品的款式更时尚、更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它就可以重新获得生命力。

周恒认为,这大概就是这间“当代青年艺术沙龙”能办成的原因吧,因为顺应了时代发展,也顺理成章的获得了年轻人们的关注。

对于“是否要保留即将消失的老旧手艺”,他是持肯定态度,也愿意看到这些都在往良性发展。

老艺术没有只存在于博物馆了,而是存在于年轻人的视线当中,或迟或早,总会有机会散发它们的光辉。

而在这些事情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小石榴也悄悄长大着,一岁九个月,是个满眼透着灵气的大姑娘了。

现在她不光会走会跑会跳,还掌握了更多的词汇,大致上交流已经问题不大了。

小家伙依旧话不少,整天没事就找存在感,各种唠唠叨叨。

猫咪和大黄狗成了她亲密的小伙伴,伴随着她的成长。另外,“周佳一、周佳二”这两只小沙雕崽,已经成年了,也是她的小伙伴之一。

这俩鸟崽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龙溪村,尤其是周恒的家附近,已经被不少游客们看到过,这也几乎成了景点之一了。

关于这俩的视频,周恒拍了不少,还特地整理出了系列,从它俩小时候开始,就像讲述连续剧似的,一直到这俩长大。

这一带的环境好了,生态改善,不但春季有蝴蝶潮,其余季节的自然鸟类也增加了很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喝大麦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混混中文网hh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旁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都市 连载 314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
开局继承一家雇佣兵集团

开局继承一家雇佣兵集团

这人有说法
穿越平行世界,陆霆继承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集团!本想着雇佣兵这一行,天天过得都是朝不保夕的日子,倒不如借此机会关闭名下的集团,然后金盆洗手,彻底退出凶恶的雇佣兵行业。却不曾想,一个名为【最强雇佣兵系统】的金手指突然出现!只要获得足够的声望,便能够在【最强雇佣兵系统】中,购买到任何军事武器装备,下到手枪烟雾弹,上到航母轰炸机,应有尽有,同时,按照系统要求,完成相关的雇佣任务,还能够获得十分丰厚的奖励!自
都市 连载 21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761万字
重回1980年去享福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邓世荣重生了,回到了1980年的夏天。前世识人不明,过于相信媒人,导致儿女婚姻都不幸福,两个女婿烂泥扶不上墙,几个儿媳更是把家里搅得一团糟。这一世他要亲自出马,替儿女们物色对象。若干年后,与几个老友相聚,在谈到儿媳孝不孝顺这个话题时,几个小老头都忍不住吹起了牛逼。邓世荣等他们吹够了,才拿出手机当着他们的面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说待在家里都快发霉了,想出去走走。下一刻,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五个儿媳妇就轮番的
都市 连载 198万字
做局

做局

易克1
普通人做事,聪明人做式,高手做局。随着老板突然出事,职场春风得意的乔梁遭遇重挫,随即又被妻子背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都市 连载 1117万字